提起顺丰王卫,总少不了一些标签:“快递之王”、“霸道总裁”……如今,当神秘低调不在,再回看他走过的路,其实也是一个业内耳熟能详的“春天的故事”。
1971年,王卫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名俄语翻译,母亲在一所高校当老师。7岁那年,全家迁入香港。据王卫回忆,“当时面临的境况是一穷二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父母去到香港学历不被承认,就只能去做工人,收入微薄”。高中毕业后王卫没有继续升学,而是开始做一名小工。
时光走入90年代,小平南巡,黄金年代开始。这一时期,近香港就有8万多家制造工厂转载内地,其中5万多家进驻珠三角。1992年前后,“前店后厂”模式在深港之间形成,企业在两地之间的贸易增多。但政策环境有限,物流成为了香港与内地的瓶颈。
王卫工作在顺德,家在香港,经常受人所托来回捎带东西,当拉杆箱也装不下的时候,王卫意识到商机来了。
他向父亲借了10万元,联合其他五个人在顺德成立一家公司,并在香港太子砵兰街租赁了几十平米的地方作为公司用,主要业务是替企业运送信件给珠三角地区。当时他们的主要运载工具是背包和拉杆箱,这些人被称为“水货佬”。这一年是1993年,王卫22岁。
虽然名为老板,除了不拿工资,每天更忙,干活更累,更不要命外,他和别的员工没有什么不同。
如今提起顺丰,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或许是其中高端的定位以及背后的直营模式,但是在最初阶段,顺丰也曾走过低价竞争的阶段。
当时,为了在竞争中吸引更多的客户,王卫主动调低了价格,别人70块钱一件货,他就收40块钱,别人给80块钱不接单,给他50块钱他也捎过去。在同等的服务下,人们会选择价格更低廉的,何况服务更优?
到了1997年,顺丰已经局部垄断了深港货运。由于需求旺盛,顺丰的触角很快得以延伸。每在一个地区的业务量形成一定规模,顺丰就建立一个服务点,之后征集加盟商,注册成立新公司。通过加盟模式,顺丰在短短几年内,建立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业务网络。而这样的增长方式,也被人称之为“老鼠会”。
后来的故事就不用多言了,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加盟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加盟商开始夹带私货、延揽业务。1999年,青年王卫迸发了他的魄力,性格中强硬的一面开始凸现:顺丰不动声色地展开了全国的削藩收权行动。
改革总是伴随着利益的重新调节分配,动的是很多人的饭碗。传言这一时期,王卫曾受到“生命威胁”。虽然消息暂时无法考证,但从其他加盟企业收权之难,也能想象当时挑战之大。
但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斩掉了顺丰发展的阻碍,实现了企业的大调整,顺丰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到了2006年,顺丰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区及直辖市,101个地级市。在2003年,非典肆虐,航空运价大跌,顺丰抓住机会和扬子江快运签约,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使用全货机的民营快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