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综合物流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从MODEX看AGV企业出海盛况

  当地时间3月11日上午,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物料搬运、供应链设备及技术展览会之一的MODEX 2024于美国亚特兰大正式开幕。

  同为美国物料搬运协会(MHI)旗下的展会,于芝加哥举办的ProMat与在亚特兰大举办的MODEX在单双年轮换举办。2023年,在后疫情时代首次举办的ProMat规模一举创下历史新高,吸引了超过1000家企业参展,同时,来自178个国家与地区的50924名观众入场参观,比疫情前的ProMat 2019增长了12%。

  进入2024年,全球企业参展的热情丝毫未减。作为开年以来全球最重磅的物流展之一,许多中国企业将MODEX视为2024年出海参展的第一站。据MHI称,本届展会有近1200家参展商,展会规模已经超过去年的ProMat,而观众注册量也比MODEX 2022更高,目前已有超过37000人注册参加。


  据各企业的对外宣发,目前远赴亚特兰大MODEX参展的企业包括:极智嘉、杭叉智能、兰剑智能、仙工智能、上海诺力智能、嘉腾机器人、劢微机器人、快仓、灵动科技、斯坦德机器人、立镖机器人、牧星智能……

  而MODEX的开始,也揭开了2024年全球物流展会的序幕,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地区的大规模展会将陆续举办:MODEX之后,斯图加特物流展接踵而至,随后是首尔自动化展、日本关西物流展、广州CeMat、底特律自动化展……

  如果说去年,企业们还刚从疫情中醒过神来,今年的展会热度,则展示了全球企业间的交流互动已经开始全面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际展会中的中国身影,出现得越来越密集。例如极智嘉,就早早宣布将连续参加横跨欧美的MODEX与斯图加特展会。这可以看出,这几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参展的热情越来越高,无论是从参展的数量,还是投入的力度都大举加码。

  有的市场部负责人称,他们2024年在海外基本上是“连轴转”,上一周要在北美参展,下一周马上又要去日本搭建展台,而且许多展现在都已经人满为患,连2025年的展位都已经售罄,甚至有企业已经在预订2026年的展会位置。

  与海外展会的热火朝天相比,企业对国内的展会似乎没有那么热情。有企业称,国内的市场费用一砍再砍,把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放到海外参展上。根据高工移动机器人开年以来的走访,有的无人叉车企业的国内市场预算只有海外的四分之一,有的已经完全放弃国内展会了。

  企业对海内外展会的投入区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国内市场太卷,出海才能生存

  2024年国内外展会的“冷热不均”,实际上也是现阶段,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区别,企业们更愿意重注经营海外市场。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的数据,2022中国移动机器人出口比例为29%,2023年国内AGV企业海外营收占比预计近32%,在GGII调研的产业链企业中,只有两成的企业没有考虑进入国际市场,近73%的企业已经在海外有所行动,其中,约25%的企业表示“海外市场布局有明显成果,业务稳定运转”。

  这是因为,尽管国内的市场空间广阔,落地场景多样,自动化市场教育已经初步成效,但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利润率低,不赚钱。

  不赚钱,这在企业处于野蛮生长的扩张期时,还能以“烧钱换空间”的互联网思维予以解释,但企业们在资本枯竭的今天,已经无力维系这一套高举高打的打法。无论是背靠集团的老牌企业,还是资本加持的行业新锐,在将AGV打到3万一台的高烈度价格战下,纷纷发出了“赚不到钱还不如不做了"的声音。

  而出海,尤其是日韩与欧美市场,由于其高利润率,以及一旦合作便会长期维系的稳定性,成为了企业非走不可的求生之路。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调研,有龙头企业已经明确表示在2024年的工作重心,就是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基本放弃;有一家头部的无人叉车企业则表示,对今年国内团队的要求就是“维持现状”,不再设立高增长的目标,全力以赴开拓海外市场。

  国内展会成本高,获客效率低

  在去年的CeMat、华南物流展、工博会等国内头部展会上,各个企业在展台上通过布置、产品与活动竭力展示企业实力。从结果上来看,起码在人流量这一指标上确实优秀,以CeMat Asia2023为例,据主办方称,展商数量达到800家,参展企业超过3000家,观众数量接近15万,参展商与观众规模均刷新了历史新高。

  但据企业称,其中观望的多,真正成交的很少。有市场总监向高工移动机器人表示:“有的展会花了很多钱搭展台,来咨询的人也很多,最后回头看发现转化率是零。”

  当然,去海外办展同样耗资巨大,包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物料成本、人员签证等等,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到美国办展会需要的费用近百万,但企业还是愿意继续满世界参展,甚至加大投钱的力度,主要就是因为获客效率高。

  “国内展会就是做品牌,秀肌肉,大家都在砸钱搭建展台、搞活动,都想把对面比下去。但是很多人就过来看看就算了。海外的展会,搭展台没那么花哨,而且感觉投放更精准,能够转化出很多客源。”‍‍‍‍‍

  获客之外,展会是“前哨站”

  许多企业曾谈到,虽然都是出海,但不同区域的市场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不亲身过去看看,和当地企业聊一聊,往往就会踩坑。有负责开拓海外市场的负责人曾戏说:“出海之路其实就是反复掉坑与爬坑的经历。”

  其中一个重要的坑,就是对融入当地商业网络的忽视,而参展则是融入当地商业网络的开端,许多企业就是先参展过去摸摸情况,熟悉当地文化,与当地企业互动,然后在当地拉起团队,设立子公司,再开始攻城略地。

  以日韩市场为例,有市场负责人就表示,这个区域有浓厚的经销商文化,比起国内企业直销,当地的下游客户更偏好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但觉得经销商更扎根当地,服务更到位,这种是不过去没法知道的。”

  有企业CEO就表示,美国市场对信任很重视,一般不会第一次见面就谈妥,合作的开端就是先在展会上互相聊聊,交换名片,然后在下次展会上再遇上,开始慢慢熟悉,才进入谈生意的环节。

  因此,对于出海的企业来说,获客当然是参展的重要动因,但参展也是融入当地商业网络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厂商通过与当地的企业、政府、媒体等多方互动,熟悉当地的商业环境与媒体氛围,以达成“长期主义”的出海战略,届时,深耕当地市场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展会是企业展示实力与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也往往是开拓市场的第一步。中国企业对海外展会愈发高涨的热情,也正说明了在国内你死我活的价格战之后,企业们将奔流出海视为活下去的唯一机会。

  他们将国内厮杀培养出的强大技术力、产品力与市场嗅觉,带到了全球舞台上,并且这次,企业们将“All In”海外市场。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物流,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