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空运新闻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新势力”不断涌入,航空货运枢纽格局生变?

  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两周年之际,湖北机场集团组织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总体规划协同修编,深化“双枢纽”融合。与此同时,浙江嘉兴南湖机场航站楼主体钢结构完成封顶,标志着我国第二个专业航空货运机场建设全面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民航货运协同发展、周边区域“辐射国内、连接全球”上更进一步。

  在机场改扩建热潮下,星星点点的机场逐渐交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络。伴随我国航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机场愈发重视货运业务融合发展,协同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充分释放航线网络的能量,切实服务民众出行和地方经济发展。

  越织越密的“空中丝路”

  以航空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物流枢纽建设如火如荼,专业设施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在推进物流资源集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快件、特种货物、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不断推广应用,航空物流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年出台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枢纽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系统规划方面,现有物流枢纽设施大多分散规划、自发建设,骨干组织作用发挥不足,物流枢纽间协同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顺畅便捷的全国性网络。

  我国现有运输机场259个。从数量来说,现有机场货运设施基本能够满足航空货运发展需要,部分机场货运设计容量和货运区规模即将或已达到饱和,但地面运行效率低下削弱了航空运输高效快捷的比较优势。

  行业专家建议,要推动航空货运发展,须充分利用现有机场的货运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进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分割,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鼓励相邻区域共建共享机场。此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是货物运输的“全能选手”,具有全品类、全业态、全时段、全时效的货运保障能力,对城市区域发展的助力不言而喻。

  在协同联动上,鄂州花湖机场和武汉天河机场的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经验示范。鄂州花湖机场的定位是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武汉天河机场的旅客运输量、国际客运量长年排在中部六省首位。两个机场腹地相接、运营相融,将催生“1+1>2”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区域发展逻辑。

  鄂州花湖机场作为专业货运机场,采用以快递物流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全货机运输运营方式,加速构建中枢辐射式网络运作体系。自2023年4月以来,鄂州花湖机场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23条、国内货运航线51条。同时,随着鄂州花湖机场迎来首架有着“空中皇后”之称的波音747-8F全货机,机场正式进入运行F类飞机的时代,为“买全球、卖全球”开辟了更顺畅的“空中丝路”。

  武汉天河机场则在3年内启动了3次升级,航空枢纽能级不断跃升。2021年,机场2号航站楼改造工程拉开序幕;2022年,机场第三跑道工程开工建设;2023年,经民航局批复,机场航班时刻容量从42架次增至55架次,航班增长通道全面打开。此外,武汉天河机场重视发展以国际航线和国内干线为主的客机腹舱带货和国内全货机货运业务,与鄂州花湖机场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国际航空枢纽竞争。

  高效通达的服务网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合力形成“双枢纽”,1.5小时飞行圈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一个覆盖全国,连通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航空货运网络正加速形成。

  “双机场”协同的“更优解”

  一市两场,比翼齐飞。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陆续投运后,不少城市透露了建设第二机场的雄心,预示着中国大城市的“双机场”时代即将到来。

  《中国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023》)指出,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双机场”城市的航空物流枢纽力分列第一名和第二名,北京在综合交通、开放平台两个分项指标上领先。对航空货运来说,枢纽机场具有较大货运规模、较高中转比例与中转效率,是承接货物运输集散的大型功能平台。“双机场”能够集中生产要素,更大程度盘活、用好两大机场航空货运资源和物流产业链的比较优势。

  在大兴机场投运后,北京地区的航空货运逐步实现了“优解、巧解”。北京海关在两场推行物流协同作业监管模式,除危险货物、涉指定监管场地资质货物等特殊货物外,北京大兴机场进境货物经大兴机场海关监管一级库主单理货后,可直接分拨至首都机场海关监管二级库进行分单理货,办理货物通关手续。首都机场则于近日启动了国内航空货运站项目,计划引入电商、快递类头部企业,加快高端物流要素集聚,实现与机场航空货运基地内已建成的货运设施联动,有效提高货运周转效率,强化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基础物流服务功能。

  此外,北京市商务局还发布了《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口岸服务保障能力。根据《方案》,北京将加快“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口岸作业、海关监管、企业办事等全程数字化;推进北京两场持续恢复、开通至欧美地区等国际航线,并拓展航空货运中转业务,带动机场货运规模上量;加快完善口岸设施功能,推进大兴国际机场进境水果、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尽快投入使用,推动大兴国际机场货运区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冷链和综合拼装专业库建设投用,提高大兴国际机场地面货运保障能力。

  《报告2023》分析指出,在航空物流枢纽力排名中,中西部地区有5个城市入围前10名,内陆地区对航空枢纽建设的高度关注是其保持领先的关键。

  近日,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架全货机整齐排列。当晚,机场货运服务部要保障5个国际货运航班,均由全货机执飞。自成都进入“双机场”时代以来,双流机场、天府机场的货邮吞吐量逐年递增,两个机场平均每天有近1000吨货物发出,其中一半以上是出境货物。

  随着货运量增长,成都天府机场不断提高核心保障能力。在国际货运站的仓库内,由高位货架和ETV立体货架组成的全自动货运系统可有效利用货站高度空间,增大货库存储空间,实现整板箱货物的集中储存或调运,大大提高存取效率;射频识别技术(RFID)双向空侧智能卡口已完成初期测试、准备投用,这套系统可将航空中转货物信息发送给海关,缩短5小时~6小时的中转时间,实现跨境电商、生鲜等货物的“空侧内转”,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货物互转通道,不断集聚广州、深圳、拉萨、乌鲁木齐等地货物经成都中转。

  为推动成都两场打造中西部国际货运“双枢纽”,双流机场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吸引物流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各类货物保障流程,提高保障效率。机场海关优化跨境电商货物处理流程,有效缩短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助力企业实现国际“三日达”和“五日达”等快速配送目标;推动“多点交运”改革,出口货物交运保障能力预计提高一倍,交运效率预计提升50%以上;开通生鲜易腐产品绿色通道,将冰鲜水产品的海关通关时间缩短至1.5小时;联合相关部门推动进口“空侧内转”微改革,进港国际货物转运的中转时间预计缩短1小时~2小时,同时为企业节约转运费用约0.5元/公斤。

  截至今年6月,成都双流机场共运营全货机航线29条,成都天府机场共运营全货机航线11条,保障了50余家中外航企驻场运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不断推动国内国际中转“大通道”建设,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和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正加速形成。

  带动区域发展的能量“磁场”

  机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机场可以变成一个“磁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为周边区域提供连通国内、连接全球的便捷窗口和通道。

  在嘉兴南湖机场的施工现场可以看到,除了正在建设的可容纳28个机位的停机坪、跑道、航站楼和机场油库,还规划了可容纳59个货机位的区域,货机位数量远远超过杭州萧山机场的27个。此外,以机场主体工程为圆心,机场货运工程、配套工程、圆通航空物流项目都在加速推进。

  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接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嘉兴发展航空物流及临空经济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嘉兴所处的长三角核心区制造业密集,航空运输需求大;另一方面,嘉兴同步推进高速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海河联运枢纽建设,其综合交通体系发达。以嘉兴为圆点,2小时航程可覆盖占中国九成GDP的区域,3小时航程可覆盖全球12亿人口。加上圆通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东方天地港项目——签约落户,圆通所使用的超千条腹舱航线将为嘉兴南湖机场初期运营提供有力支撑。嘉兴南湖机场投用后,将补齐长三角地区缺乏专业航空货运机场的短板,有望汇聚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快时尚等一大批优势产业,形成千亿元级临空产业区。

  对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北省来说,依托“货到花湖快”的强劲运力,“武鄂黄黄”都市圈(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借“机”起飞。例如,黄石市已掀起全域临空建设热潮,借助“空中出海”,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单月可发送航空货物100吨。黄冈市临空经济区总投资约13亿元的顺丰冷运中心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营,日均出货量突破3000单。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突破5700家。此外,武汉市政府将联手兄弟城市,建设湖北自贸区鄂州联动创新发展区,支持打造鄂州空港保税区,积极创建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培育引进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打造世界级临空产业高地。

  随着航空物流枢纽的资源集聚效应和产业辐射效应不断显现,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将助力“物畅其流,货通天下”。新模式,共同打造世界级临空产业高地。

  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空运,行业,发展